The digital gateway for the Creative Design Course lectured in NTUST & NTU, Taiwan by drhhtang at www.ditldesign.com 2015的課程與前幾年的課程有所差異,將加強創新的份量,課程前半段教授從0到0.1的創意方法與個案,課程的後半段將教授從0.1到1的創新實踐過程。 課程鼓勵跨領域合作,因此將於課程開始的第一次上課(2/25下午於博雅307教室),選擇不同學院背景的同學進入課程,營造跨領域的基礎,因此歡迎台大與台科大的同學參加。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反思日誌] 材料四 徐梓耀
回到了松菸,這裡是充滿回憶的地方,曾經在這裡當過志工的我抱著好久不見的雀躍。
由於時間不多,我直接進入了展覽的主題展區「設計玩家館」。和我預期的不同,這裡充滿了商業活動,不過仍是有許多令我印象深刻的設計作品。例如:創意衣架,不僅為生活增添了樂趣在材質上也改善了傳統衣架的缺點。玉手救星,解決提重的袋子時手都會被袋子壓得很痛的問題。桌角緩衝墊,兼具功能及美觀的設計,結合傳統文化提升文化認同。自動衛生紙盒,隨著衛生紙張的減少會使衛生紙袋慢慢提升,解決傳統務生紙盒的缺點。
接下來的作品我的感觸是更加深刻。鋁合金涼感椅、超貼合金屬手機殼,這兩個設計品和我的主修「材料系金屬組」有極為強烈的關聯性,這樣的設計品讓我對自己的主修的看法又更加開闊。我也和這公司的共同創辦人聊了一下,了解了工業設計產品的商業流程,讓我對未來的創業計畫又更加地有信心。
可攜式小木椅。設計者的理念:現代人太少注意身邊的美好,鮮少寫生。作者希望大家可以帶著這張小木椅,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進入自己的氛圍,享受生活的美好。我完完全全和作者有相同的想法,當我在搭火車時或是看展覽時我都好希望自己有一張椅子,在我喜歡的地方打開來,享受當下的美好。抑或是當我在台大校園中突然感受到校園的美,我便可以打開椅子坐下來素描,因為我喜歡打開我的感官,接收環境中的美好、觀察人們、觀察大自然的流動,在心中產生難以自拔的感動,這張椅子的理念真是完全符合我的需求。
不過回到現實,美好的設計、藝術總是脫離不了商業。看到圖中的阿婆賣力的叫賣,讓我不禁反思,一個美好的設計品擺在商品櫃上,其過程從材料→設計→製造→通路,勞工能賺多少?設計師呢?工廠呢?當改善生活經驗、提升生活品質的設計,與不好的商業行為有太強烈的關聯時,似乎就令我作嘔。更不用說圖中那些完全沒有令我驚豔,對我來說只是在賣弄「極簡主義」的設計品,沒有長久價值、不會令人投入感情的東西,商業利益考量似乎優先於設計巧思。
極簡主義。這幾年來,我逐漸感受到現代美學喜好的轉變,而在這次的設計展中更是瘋狂地展現出來。事物要回歸其本質,圓就是圓、方就是方、黃色就是黃色,並且把眼光放在「質感」上,木材、金屬、塑膠、消光、光滑、平整,只要東西和這些扯上關係似乎價值就大幅提升。不只如此,現代社會的品味還追求純手工、自然、可愛形象。缺乏設計師真誠的心思的東西,看到的當下也許很喜歡,但久了之後呢?我們還會一再地被感動到嗎?會和這樣子的東西產生感情嗎?(以下兩張圖片解釋極簡主義,都有各自的設計巧思。左是半自動垃圾桶,方便更換垃圾袋,右是心情名片盒,可隨心情換顏色組合並且方便收納名片)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