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梵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梵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梵谷參觀後感想

梵谷展心得感想

四點睡,七點起,起來作伙去淋雨。

上公車,搭捷運,台科欣賞梵谷去。

這次算是我第一次看到世界名做的真跡

展場的規格遠遠強於前年在同一地點所展的米勒展

這次無論是多小張的畫,都有柵欄跟玻璃框擋著

米勒展連保鮮膜都沒有(所以一定是假貨)

至於學習方面,雖然早就對梵谷的人生傳記看了好多遍

但也沒有這次這麼透徹,多虧了隨行老師的梵谷的一生

我嚴重覺得那個妓女誤了他的一生。

他因為並沒有受到正規畫圖訓練,

算是很艱辛的繪圖成長歷程。

因為之間遇上的不少貴人,

所以他的風格也不停的在轉變。

從一開始的漫畫(粗框和硬線),

到最末期的點畫幻想風格,變化頗大。

但也嚴重懷疑他後期的花費,

似乎是跟妓女吹了之後,他的油畫顏料厚度增加了幾乎是512倍。

真不知道他是太過鬱卒還是經濟壓力解脫

至於結尾,果然還是同一種敗項:

x的商業化阿!

這門口的紀念品商店真是活見鬼的多!

四設二甲 B9710014 張振亞

2010年1月19日 星期二

梵谷 / B9710120 / 林敬軒

梵谷,最初對他的認識是位精神有問題且還敢把耳朵割下來的畫家;過去以來只看過他的幾幅名畫,所以對他印象只有割耳朵和是位有名的畫家。這次展覽雖然都沒看見他的曠世鉅作,不過看了他不少的人生故事,對他的印象也不再是只有那兩件事。梵谷一生或許是為了生存才畫圖,但是他在畫圖上的表現也與固有形象畫家不同;梵谷的作品雖然沒有大部份畫家應有畫技,但是他有很多畫家所畫不出的味道與獨特題材和構圖;奢侈的貴族生活與家族肖像,梵谷從沒畫過,他畫的是貧苦的民間生活和社會地位下階的人們,現代人所接觸不到的窮苦生活。獨特的筆觸和用色方式,和他的人生一樣都有著滄桑的味道,活出自己的生命價值;這是我從重新認識的梵谷上學到的精神。

梵谷/四創設二/B9734034/黃昭霖

雖然這次梵谷展來展的名畫沒幾幅,在台大PTT上也被罵得好慘,都說爛死了,但是我並不這麼認為,我覺得這次的展覽很棒!這次的梵谷展展出很多梵谷的畫作,其中有許多是不成熟的,有些是嘗試性的畫作,在這次的展覽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大師、一個有創造性的人物是如何養成的。
在這次展出的畫中,不免展出許多未成熟甚至是失敗的作品,這也顯現出不斷的嘗試,部斷的失敗,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最後就會成功。有些人害怕失敗或是不敢去嘗試,這樣是不會進步的,創造性人物都是勇於嘗試不怕失敗的!
在展覽中的畫作室隨著梵谷醫生所經歷的環境展出,在這裡可以看出,環境對於梵谷的創作影響之大,梵谷所看見的事,所遇見的人,出現在畫上面,畫中也表達出他所見到的事,所感受到的感覺。可見,環境對於創造性人物影響之大,經歷的事情衝擊性越大,所感受到的事也會越深刻。

梵谷/B9710136/陳允中

如夢似幻地在歷史博物館見到了梵谷。從小對於繪畫極有興趣的我, 最喜歡的除了莫內之外就是梵谷了。在他的畫裡頭看到了他毫不修飾的下筆及用色,彷彿正拳一般重擊我,那樣的情緒是直接且豐富的。我從來都不認為他是瘋子,只是他的想法過於偏激而不見容於當時的環境 ,我想起當初他自殺時說:「悲傷才是永恆的 The sadness will last forever」,而從他的畫作也看出他對於現實最奮力的抵抗。雖然展裡見不到大家眾廣皆知的經典名作,但我們都知道過程比結果來的重要,看完整個展雖沒辦法看到大師最成功的作品,卻見到了他邁向成功的每一步, 他的努力足以鼓舞每個愛好藝術的人走自己的路,我想這才是最棒的收穫。

梵谷/B9710129/蘇婉瑩


(我是晚上去看的,所以有贈品)

整體而言看完有點失落……比較有名的作品都沒有展出,想看的不是那些素描作品阿!想看黃色的房間(只有紀念品部有做縮小模型)、向日葵,明明梵谷就有畫很多自畫像為什麼沒有展呢?好傷心,加上動線規劃的沒有很好,失落感很深(還我300元啊),讓人最傻眼的是紀念品部,他是梵谷不是安迪沃荷啊(竟然賣的比他還多東西)~這讓梵谷在天上都會想哭吧。
整個繞完覺得…比較喜歡他進精神病院以後的作品耶,大家對梵谷最大的認知是他那捲捲扭曲的線條,現場看到那棵樹時有種“怎麼有點恐怖漫畫家伊藤潤二的漩渦的味道…… “整個顏料好厚實,深重的顏色…感覺很有壓力感。
總而言之就是失望失望再失望,主辦單位在辦之前都沒有想過參觀玩的人會有什麼想法嗎?

B9730217徐苑齡/梵谷展心得

這次的展覽,以梵谷的成長歷程為主,看他從自學素描到後來的大作,之間巨大的演變。
他的風格可以說一直到接觸印象派的大師們才成形,起初像仿秀拉的點畫法,後來筆觸變成弧線。隨著病情每況愈下,筆觸的線條也越來越瘋狂。
梵谷的繪畫之路並不順遂,卻因不斷的挫折,造就他的成功。在弟弟西奧的支持下,慢慢進步,卻也因生活壓力,喘不過氣,最後選擇結束自己。
或許當初沒有收留那位妓女,也不會變的如此,可能更早成名,不過,就不會有現在的文生‧梵谷了。
從傳統寫實素描,到最後以弧線為筆觸的油畫作品,將內心的瘋狂與一路走來的心酸,用他有條理卻又凌亂的筆觸表達這個世界,充滿生命力。他的與眾不同,就是後人認為她是創造性人物的原因吧?

梵谷/B9730420/陳敬恆

-->
清楚了解梵谷一生坎坷的歷程,我對他產生了更深的敬意和憐憫,但對他的作品我也開始產生些許的懷疑。他的畫作在當時很不被看好,受到許多人的批評和抨擊,以一個畫家的身份來看,實在慘不人賭。當時每個人都看不起他、鄙視他,但同樣的作品以及同樣的人來到現今,為何我們卻把他捧的高高在上,並稱他為「大師」,其中原因確實與我們現在思想開放的程度,以及審美觀的不同有關,但我依然會好奇的去想,確實是因為他的畫作相當令人讚嘆,還是這些作品同時也是「古董」的關係?題外話,我認為比起畫家來說,牧師這個職業對他來說適合多了,他慈悲待人之心比起他的畫作還要更令人讚嘆!倘若他是生在中國春秋時期,豪不猶豫他一定會成為一個「墨者」。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梵谷/B9530047/洪立威

這次梵谷的展覽中,雖然一些比較著名的畫作都沒有展出來,不過卻把梵谷每年的作品依照時間表排出來。可以了解到,一個大師,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大師級的人物,一開始的畫中,也沒有很特別之處,但是他一直不斷的畫,有些著名畫作也不是一口氣直接的完成的,而是先一個部份、一個部份的練習,最後才把它們全部加入合成一副畫。家族中有藝術相關的職業,使他可以見到許多的畫作,而他還有接受他人的指導、吸收印象派的畫風慢慢轉變成自己的風格,十年就成為了歷史上著名的人物。從他的例子來看,有創造力的大師,並非都是天生就是如此,靠一直不斷的練習、努力和學習當代大師級人物、觀摩參考其他人的作品,接著,一步步的,也能發揮出自己的創造力。

梵谷展/B9710020/邱祥恩

世界最高身價的畫家梵谷,在經過一整個早上的展覽參觀和導覽老師的詳細解說之下,充分了解到梵谷他的生長過程。他對於他所熱愛的事物的堅持與毅力真得是我們遙不可及的,一生中經歷過這麼多坡折,只賣出過一張畫作,但到死前還是沒有放棄他說熱愛的繪畫。我覺得他會繪畫的題材都貼近於人民生或,脾氣不好是個急性子的他也可以從繪畫的手法看出一些端倪,對於作畫,他是精益求精且不屈不饒,一開始的畫作充分的表現到荷蘭派畫風的黯淡風格。這次的展覽也讓我知道大師也是有失敗和挫折的時候,但是一直看下來,不斷的進步再進步,從不會透視到會,從不會上色開始學習使用油墨,從毫無價值,最後變成最高身價的畫家,這一路走來真的是非常的戲劇化。


梵谷展/B9734027/潘柏銓



好個工廠夜未眠,頂著寒風在冷颼颼的夜裡遇見一月十二的晨曦和惱人的噴漆,頂的刺骨的朔風、滂沱大雨,與楊昇從台科騎著腳踏車出發,可為困難險阻重重,又冷又濕的天氣馬上讓握緊龍頭的雙手無法動彈,路上也一度因滂沱的大雨而欲打道回府,未料設計系的硬骨頭讓我們頂著寒風前進,直到達展場後才發現─我們搞錯時間了,還以為是上課時間集合的我們,面對就在眼前的展館卻不得其門而入,於是楊昇一人進去尋找攜帶著我們的票的同學,誰料陰錯陽差,他們都沒有料到我們其實有來,不論如何都連絡不上,無奈的我只好在外面看有點不太3D的介紹動畫,於是我便獨自一人在展場外轉阿轉,轉到展場人員都覺得我是可疑人士,直到楊昇歸來,我們得到結論─囧。

梵谷展/B9730005/陳冠穎

每次從國小美術課本裡都會聽到梵谷這個人,但是還是不了解梵谷這位大師,經過這次參觀,讓我更了解他的生平事蹟!他也是成一個平凡人慢慢磨練,慢慢學習,這樣一點一滴的累積自己的會畫技巧,才能成為當今的大師,儘管他的脾氣使的他與周遭的人相處不來,但是他秉持著不屈不饒的精神繼續在繪畫上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成為畫家的那份執著,我想這也許是我該努力去學習的!!

2010年1月16日 星期六

梵谷展/B9734024/鄭傑

從梵谷展看創造力

創造力到底是如何運作?更準確的說,如何醞釀、培養出自己領域中的創造力,是本門課的課程重點,如果課本是理論,那麼梵谷的展覽讓我們看到一個實實在在發光發熱過的創造性人物!

從此展可以明確將許多梵谷繪畫風格的發展、轉變,套用至我們課堂中了解到的創造性人物的特徵。首先,梵谷並非打從一開始就發展自我的獨特畫風──他的創造力並非無中生有,從一開始的臨摹他所喜愛的畫家的畫以及練習繪本,都是從展覽中可以發現的﹝例如米勒﹞;其次,我們看到學門的重要性﹝或說環境﹞,一直到梵谷移居巴黎這塊令他感受到創作自信的能量之地以後,他才漸漸改變﹝或說表現﹞他保守的畫風,這樣的影響包括他所認識的獨立畫展的畫家朋友。

2010年1月15日 星期五

梵谷展│B9710111商設二乙 黃偉哲

梵谷,他是為歷史上有名的大畫家,今天觀賞過他的畫作之後,實在令人佩服他對於熱愛事物的執著與堅持,他所創作的畫作與他歷經的人生相互關係影響著,在看過他的畫作後,發現梵谷喜愛貼近人民生活的題材,筆劃粗獷有力,鮮少有推揉的手法呈現,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位急性子。畫風由起始的粗獷轉至後期的流暢,粗獷的手法不論是碳筆素描或是油畫上都顯而易見,特別是他所創作的畫作,那樣的氛圍與情感,是讓觀賞者可以感受的到的。其中南法時期的創作是深受我所以愛的,輕鬆活潑的創作不如以往的沉重;未來的迷亂。欣賞畫作有種清新舒適的愉悅感。即便是素人畫家,他創作的畫作擁有強烈的氛圍,那種氣氛與環境的掌握,或許是他深受後式愛戴的原因吧!

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運氣很不好,出門下著大雨,一度被迫停車考慮搭客運。到歷史博物館已過了原訂集合時間,和另一個同學在剪票口不曉得該怎麼辦。剪票員讓我先進去找同學拿票,而幫我們拿票的同學卻怎麼也找不到也連絡不上,從入口到出口一個個面孔皆不是,濕漉的鞋襪更令我毛躁。門外等著是和我同行的同學,裡頭是滿滿繞著解說員轉的人頭。飄盪於人群尋找我的好心拿票同學,映過餘光的是一小幅小幅的炭筆人物素描,志工好心的說樓下有油畫必看,昏暗的燈光下很難看清臉部輪廓,保全和志工人員狐疑的望著我快步走過,再找不到我們今天就白來了,還淋濕。無望的走回入口,手機都撥了十幾通還是無回應,志工說不看就太可惜了,買張票吧。再買一張?還是下次自己來吧。

結果我的票後來被放進洗衣機打爛了.......

對我來說,梵谷,這位在藝術史上具有開創性大師,這位跟你、我,甚至每個人一樣,在現實中掙扎的人,遠比書本上冷冰冰的資料,還要來的有人性。他是一個有血有肉、扎扎實實活過的「人」。從他的畫作,我可以體會到。
梵谷是個情感纖細的人,但是他的纖細情感,在現實生活的艱難中,讓他暴躁、易怒、不安、惶恐、無力,甚至是愧疚,他在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因此,他只能將他體內積蓄的所有無法宣洩的情緒,全部,毫無保留,甚至有一點粗暴的,呈現在畫布上。粗魯,但是率真,狂放,但有隱約透露出深沉的無奈。他確確實實的,用畫布為他的生命留下了足跡。散發出一種難以言喻的熾熱,那是揉合了現實的苦悶,以及不願對現實妥協的憤怒的靈魂之炎啊!

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

梵谷/B9830123/游正毅


第一次去歷史博物館,起得一大早,結果還是迷路了一個小時,雖然沒拿到語音導覽,但剛好都有專人解說,而且值得開心的是人潮並不多,可以盡情的瀏覽每一幅畫作,剛進場看到許多早期生澀的作品還有些許草圖,讓我很震驚!第一次感覺跟名畫家有了親切感、熟悉感,打破我以往既有的想像,原來名畫家也有那麼生澀的階段,而不是身體本身就存在著當畫家的靈魂 當畫家的天份,讓我有種充滿電的感覺,讓我更有能量面對現在還有往後的挑戰,不再為了"天份"而去否定自己 局限自己,而是應該用正面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缺乏不足的地方,他的毅力堅持的確很值得讓我們去看這次的展覽,就算只是個門外漢,花了兩百多塊去感受他的努力見證他的付出的回報一定也是值得的!!

梵谷/B9634038 薛芃玫

  以前就很喜歡梵谷的畫,這次聆聽了導覽員的解說,才更了解他充滿掙扎的一生。展覽展出了梵谷青澀的素描直到風格成熟時期的畫作,告訴我們,即使是天才,也需要透過學習理論和磨練技巧,才能將心中所想的熱情表現出來。梵谷有驚人的創造力,且勤學努力不斷嘗試突破,他的才華卻不被當代追求夢幻精巧的社會所接受,一生窮困潦倒,直到死後才成名,當我離開展場,看到滿室昂貴的紀念品,更是倍感唏噓。如果當初早點被賞識,梵谷的畫是否還會充滿掙扎和憤怒?沒有痛苦的煎熬,他還能畫出像《星夜》這樣炫惑人心的美麗夜空嗎?親眼看見《柏樹與兩個人物》,只覺畫裡的樹與天空都在扭曲,彷彿自己也會捲進漩渦之中,與畫家的靈魂一同燃燒,藝術的震撼實在難以言喻,也慶幸自己能看到原作,感受浮雕般的油畫上梵谷刻劃的情感,那是印刷品所無法展現的。

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梵谷 / 陳宗賢 Chen,Zong-Xian B9710134


在梵谷逝世一百二十周年前,觀賞他的畫作,感覺很不一樣。從一個不會繪畫,到當今世人所崇拜景仰的繪畫大師,我想這是辛勤不懈的結果吧!在缺乏訓練和繪畫媒材之下,運用自己的巧思讓自己繪畫技巧能有所進步、作品得以保存,是一件多麼辛苦的事情。在他短短作畫的十年間,畫了兩千幅以上的畫作,由此可知繪畫是需要多練習的,不一定每一張都能成功,但留下來的是寶貴的經驗。梵谷對繪畫的熱情已不是我們所能了解的,在人生的最後一段時間,他還是勤奮的畫畫,或許繪會能夠給他帶來心靈上平靜,也可能是這樣他才能抒發情緒吧!這次的畫展也讓我了解梵谷繪畫技巧和風格的轉變,影響他的人和環境,這和創造力書中所提到的有一曲同功之妙,很有收穫。

梵谷 / B9730204 / 王儷澐

梵谷是ㄧ位真誠卻也是相當的執著。善良的他,替那些低下階層的人們發聲並未他們做畫,現實的生活卻是非常的坎坷,但是並未熄滅他對繪畫的熱情。梵谷的自畫像是訴說著他心中的無奈,灰綠色的眼瞳透露內心的不安,緊抿著的雙唇有如他執著的性格一般,運用短筆觸的線條呈現,像是他細膩的情感與思維,灰暗的背景呈現出迷失未來方向的迷茫,眼前的每一幅畫作,經由導覽的講解,彷彿我看畫的同時,感受到他畫下每幅畫的心情,每幅都是動人心弦的紀錄,紀錄那些貧困的人們、最愛的女人、美麗的景色……
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一生的目標是竭盡所能創作出許多美好的畫作,然後,在人生的盡頭回顧我的一生時,能帶著愛與輕柔的懊悔想到:『噢,那些我可能還可以畫下的畫作啊!』」他的人生似乎為了繪畫而存在。在短短的十年內,原本缺乏立體感、透視比例不好、晦暗無光的畫作漸漸地改變並明亮了起來,
生硬的線條漸轉旋轉柔和,用色也繽紛很多,演變成現在的高價位的藝術。他或許是為天才。他付出的努力與精神也是有目共睹,用藝術燃盡生命也在所不惜的熱情與決心。

梵谷 / B9710140 / 林君穎


「貨真價實的創造性成就,非靈光乍現的結果,而是來回經年的苦心經營。」如梵谷所說:「美麗的色彩法則,能如此感動人心,那絕非偶然,是嫻熟色彩間自然秩序的結果!」梵谷青少年時飽讀文學、藝術論著;隨後苦練基本功素描;到藝術學院上短期課程……等,奠定往後作品的重要基礎。除此,他是複合媒材創作的先驅,鉛、墨、粉、沾水筆、印刷油墨、甚至調松節油、潑牛奶等,加上對比色的巧妙運用和多種的油畫手法來傳達更豐富更真的情感!即便一路走來不斷的批評與打擊,梵谷仍對自己的藝術主張有極大堅持,堅持寫實描繪礦工生活最真實的一面,堅持用心描繪每個個體的靈魂,而絕非只忠於外型!堅持著「人是一切根基。用血肉來工作比用油彩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