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igital gateway for the Creative Design Course lectured in NTUST & NTU, Taiwan by drhhtang at www.ditldesign.com 2015的課程與前幾年的課程有所差異,將加強創新的份量,課程前半段教授從0到0.1的創意方法與個案,課程的後半段將教授從0.1到1的創新實踐過程。 課程鼓勵跨領域合作,因此將於課程開始的第一次上課(2/25下午於博雅307教室),選擇不同學院背景的同學進入課程,營造跨領域的基礎,因此歡迎台大與台科大的同學參加。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創意產品] 生傳四 劉品萱
1.曲面剪刀
【產品介紹】因為發現拿取一般剪刀非常不方便,尤其在一隻手受傷要單手拿急救箱的剪刀時更是費時又費力。因此這個設計將剪刀的把手的部分往上斜翹6度的曲面,使剪刀容易拿取,並且在使用時符合手掌的弧度,是個簡單又非常人性化的設計。
【可能存在的缺點】在收納時會比較占空間。
2.果殼收納盒
【產品介紹】常常在吃一些水果和堅果類食物時,會產生很多果殼和果核不知道該丟哪裡,最後只能在桌上堆成醜醜的一堆,又很難收拾整理。這個果殼收納盒,除了可以放置水果和堅果外,上面的凹槽設計成為收納果核果殼的最佳容器。這個比一般家庭常常會作的紙垃圾袋還不占空間,而且可以重複使用。
【可能存在的缺點】體積較大的食物無法放進去,垃圾擺在盒子上方最容易看見的地方,當垃圾堆得很滿的時候也不見得美觀。
3.防漏杯
【產品介紹】喝咖啡時,容易不經意地從杯緣露出幾滴順著杯壁流到桌上,而這個防漏杯的設計簡單的在杯體外的下部作一圈凹陷,流經的液體就會被留在凹圈內,解決了咖啡流到桌面的問題。
【可能存在的缺點】凹槽內的液體不容易清洗乾淨,變得髒髒黑黑的。
4,盆栽雨傘架
【產品介紹】將傳統的雨傘架下面裝上美麗的花盆,具備回收雨水的功能,除了防止弄髒地面外,還相當環保。此外花盆也使傘架變得很美觀。
【可能存在的缺點】能掛的雨傘不多。
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反思日誌] 生傳四 劉品萱

2013台灣設計展暨台北設計城市展參觀反思日誌
從高中以來,我就很喜歡和朋友分享一些設計相關的雜誌書籍,像是PPAPER、DESIGN等等,就連IKEA每季出的產品目錄我都可以看得津津有味,每次都能夠從有意思的設計中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奇!光是看平面作品還不夠過癮,跑設計展,親眼看看,親手玩玩、體驗。近幾年來,文創產業興起,台北也陸續在松山文創園區、華山文創園區、花博園區舉辦了許多大型會展:2011年國際型的台北世界設計大展、2012年的台灣設計師週「FLOW」我都抱著欣喜若狂的心情去逛到鐵腿,今年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辦的設計展當然也不會錯過(而且還是免費的)!今年「台灣設計展」結合了「台北設計城市展」,整個展覽主題呼應台北申辦2016年世界設計之都的理念:「不斷提升的城市」(Adaptive City, AC)。總共策畫了「世界藝想館」、「金典設計館」、「設計玩家館」以及「台北設計城市展」四個展館。
「世界藝想館」集結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意、設計競賽及家具品牌的作品。其中「台灣國際創意設計大賽」主題:一起(Togetherness),和家具品牌「有情門」策展主題:「當我們同在一起,在藝起,在藝起!」可以看出,進入數位、智慧世代的社會,雖然使人們的生活變的十分便利,卻又因為過度依賴智慧產品反而使人們被禁錮在自己的世界裡,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似乎變的更遙遠,因此設計師們透過作品反諷、警惕我們,或是設法運用設計改善科技產生的疏離感,幫助人們「在藝起」。我特別喜歡其中一項名為「依靠」的作品。我喜歡聽音樂,而耳罩式耳機不論音質或是舒適度都優於耳塞式耳機,但是耳罩式耳機的缺點就是一次只能一個人使用。而這個作品內外側都能夠撥放音樂,外側區域利用感溫技術,當兩人將頭相互依靠時,感受到耳多的溫度,外側就會撥放和內側相同的音樂,這樣一來,兩人就能夠一起親密的分享聽音樂的喜悅。之前我也曾經想過如何克服耳罩式耳機的問題,像是將耳機中間伸縮帶加長,足以塞進兩顆人頭。而這項產品解決了我多年來的困擾。
這個智慧世代的議題,其實在去年台灣設計師週展覽中就有許多相關創意作品,我想在未來快速變遷的社會中,一定還會遇到更多社會問題,而設計也會日新月異,不停地提出創新的因應方法。
「金典設計館」展出2013金典設計獎得獎作品及16項獲得年度最佳設計獎的作品。一進到展館,就會發現其中的巧思,我們好像來到了城市的一條街道,有行道樹和斑馬線,而作品則是被分類在道路兩旁一個個櫥窗中,參觀展覽彷彿就像是在windows shopping一樣。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是「高麗菜碗」。每一個高麗菜碗都是運用真的高麗菜去壓模製作而成,因此每個高麗菜碗都有不一樣的葉脈紋路,每一個都是獨特的造型。設計者的靈感來源來自於他平常逛的菜市場,他看見路邊剖半的高麗菜形狀猶如碗一般,因此有此創作。這讓我了解到,許多創意的點子其實都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用心觀察、體驗、思考,說不定就可以做出別出心裁的設計品。
「設計玩家館」是21家設計相關的商家聯展。每一個設計產品,都可以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便利、美觀、人文關懷、多功能整合等等,都是設計產品的特色。其中,我發現好的設計還有一個重要的元素,那就是「趣味」。因為設計除了要解決問題,還要我們樂在其中。有些設計產品,可能沒有太大的實際用途,但你看到它時總能夠會心一笑,因為「好玩」。設計玩家館就是一個讓我們「玩設計」的地方。普通的日常物品,換個形式呈現或是與類似的物品結合,都有可能產生驚奇。像是半截寶刀形狀的磁鐵年在門上,就像們被刀刺穿一樣:或是手槍形狀的梳子,瞬間就化身特務,隨身攜帶暗器一般。「好玩」其實是我對「設計」產生莫大興趣的原因之一,我討厭一成不變、枯燥乏味的事物,總想著要怎麼把無聊的事情變有趣。我很喜歡之前Volks Wagen一系列提倡「Fun Theory」的廣告,用有趣的方式解決問題。因為人都會被好玩的東西吸引,而且很多時候,因為「好玩」,結果得到更好的效果。
最後是「台北設計城市館」,整個展覽的主旨像是在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設計師。不管我們從事什麼行業、什麼專業,我們都可以盡一己之力改造我們所生活的城市。展出中的作品,都是以常民生活為核心主軸,讓設計概念融入社區,使設計成為一種全民的社會運動,透過常民的創意與巧思,創造更美好、更理想的居住環境。其實生活中,很多看似理所當然的事物,都仍存在的問題,或是可以更加精進。像是上週創意思考課堂上,老師希望我們Brainstorming看看台灣大學校園裡,是否還有什麼地方可以融入創意、設計的巧思,使台大更有黏性。沒想到,很多習以為常的校園環境,確實還有許多可以改進的空間。而台灣大學只是社會的一個縮影,「台北設計城市展」希望能夠推廣這樣的概念,讓常民去思考一個城市還有什麼地方可以改進,讓台北成為一個更有黏性的城市,而這個任務,大家都可以做得到。
{{花絮}}
↑意外發現生傳系學姐的紙雕作品有來參展!!
↑很喜歡設計玩家館中義賣的明信片(還有每一個攤位的印章!!)
↑與作品合影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