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日誌】
戲劇四 王涵
BNI—BUSINESS NETWORKING INTERNATIONAL是一個號稱全球最大的商務引見組織。宗旨是藉由參與分會活動,大家互相信任後互相推薦業務給彼此。而和一般早餐會不同的是,他們禁止會員間彼此推銷,並且一個分會只能有一位所屬產業的代表,避免在分會內的同業競爭。一位認識的朋友邀請我前去參加,基於好奇,我決定去一探究境。
首先,早晨在床上一番掙扎後,我6點半準時出現在會場。在那裡大家見面後開始交換名片、互相為彼此介紹。
之後,該分會會長請大家入座,並讓每一個人一一起立自我介紹30秒,內容需包括:姓名、代表產業和一句大家會記住你的slogan。
最後,會有兩個人上台簡報他們的產品及服務,最後會長會宣佈,這個月大家的引薦單(註一)的數量和金額,並開始抽籤重新分組(註二)。
之後,該分會會長請大家入座,並讓每一個人一一起立自我介紹30秒,內容需包括:姓名、代表產業和一句大家會記住你的slogan。
最後,會有兩個人上台簡報他們的產品及服務,最後會長會宣佈,這個月大家的引薦單(註一)的數量和金額,並開始抽籤重新分組(註二)。
B. Responding
根據觀察,該分會的會員,大部份是中小企業主和公司業務,也有少部份的專業人士(會計師、律師…),雖然台灣有很多分會,但是他們禁止會員去不同的分會交流,因此各分會的封閉性很強。
根據觀察,該分會的會員,大部份是中小企業主和公司業務,也有少部份的專業人士(會計師、律師…),雖然台灣有很多分會,但是他們禁止會員去不同的分會交流,因此各分會的封閉性很強。
而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這個封閉的分會已經自成一個生態圈,人們有需求就會互相詢問,這就叫做【內部引薦】,而介紹朋友給會員的業務就叫【外部引薦】。所以“引薦單“儼然成為流通在這個生態圈的貨幣,而大家靠著這個貨幣就可以自己自足。
C. Relating
參加過後,我在思考如何創造一個給創業家的充滿歸屬和信任感的社群。因為最近在參加過許多場創業的聚會後,覺得大部份的人都很有想法,但因時間過於有限無法一一認識,也無法深談。而一個定期、並能夠集結眾人資源的聚會,應該可以帶給創業家更多的幫助。
D. Reconstructing
假如真的要成立一個以創業家為主,並具有實際效益的社群,我目前思考三個主要的方向:承諾、需求和回饋。
首先,承諾係指,無論是創業家社群內的資源交換,或是外部資源因某些利益考量而加入,如何讓這個社群內的每個人都做出一定的承諾來付出和約束彼此。我想這是最困難的。
再來,每個創業家在創業初期會需要不同的資源,有資金、人才、媒體曝光…等需求,而如何讓需求拋出後得到實際且有效的回應,也需要一個透明的機制來運行。
最後,如何改進並且讓這個社群往永續的方向發展,也是不容易阿!
參加過後,我在思考如何創造一個給創業家的充滿歸屬和信任感的社群。因為最近在參加過許多場創業的聚會後,覺得大部份的人都很有想法,但因時間過於有限無法一一認識,也無法深談。而一個定期、並能夠集結眾人資源的聚會,應該可以帶給創業家更多的幫助。
D. Reconstructing
假如真的要成立一個以創業家為主,並具有實際效益的社群,我目前思考三個主要的方向:承諾、需求和回饋。
首先,承諾係指,無論是創業家社群內的資源交換,或是外部資源因某些利益考量而加入,如何讓這個社群內的每個人都做出一定的承諾來付出和約束彼此。我想這是最困難的。
再來,每個創業家在創業初期會需要不同的資源,有資金、人才、媒體曝光…等需求,而如何讓需求拋出後得到實際且有效的回應,也需要一個透明的機制來運行。
最後,如何改進並且讓這個社群往永續的方向發展,也是不容易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