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反思日誌] 圖資四 謝宛芸

《創意思考》展覽反思作業
  圖資四 謝宛芸 B9910640

a.    report : 描述事件經過,用照片或影片呈現皆可。
    台灣設計展暨台北設計城市展,今年以「不斷提升的城市」(Adaptive City)為主題,連結台北市2016世界設計之都的理念。

b.    responding : 描述參觀後的心情、感受、想法、評估或你感到困惑的。
    在展場中可以看到許多設計運動、點子或產品的運行,覺得真的有越來越多人在關注如何讓我們的城市變得更好,而且是由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出發,從各個角度探討改變的可能性,像是一股暗湧的潮流,在底層匯集成巨大的力量。有時候會覺得公民的自覺雖然在提升,但是政府部門能否適時的配合改造呢?人民或許有很多解決城市問題的想法,可是若沒有公部門的協助,在執行上就會有許多困難。另外,設計經驗的累積和傳承,以及政府部門的溝通整合也非常重要。透過展覽看到台北市正努力朝這個方向發展,提供市民一些參與社會改造的機會,我也希望這個舞台能持續活躍下去,並且讓更多人知道。



c. relating : 和你的個人經驗的聯結
    展場中有許多改善生活方式的創意應用,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Man Power Station--「用健身換銅板」的概念,結合社會議題,讓遊民或是臨時需要零錢的人可以透過一些設於便利商店等地的健身器材來換取麵包、零錢等等。使用者只要利用腳踏車、划槳器等簡單的運動就可儲存電力,達到環保又節約的理念,還可以解決一些社會問題,是很有趣又可行的設計。之前有在別處看過類似的構想,不同之處是場景轉換成各大健身房,利用本來就會在健身房運動的人們所產生的動力,提供電力來源的另一項方式,我覺得這兩種方案或許可以一起並行,畢竟健身房可以產生的電力更多,人潮也有較固定的流量。


e. reconstructing : 這次經驗可能會如何影響你未來的行動
    以前我關注的設計侷限在外觀或美學上的視覺刺激,但在接觸過一些課程和此次展覽後,漸漸體認到其實「設計」其實可以包含很多面向,而「創意」也不一定是創造一個全新的作品,對於舊事物的改良與革新反而更需要創意力的發揮。能從既有的常規看出不同,運用有限資源解決問題可以激盪出更多可能性。所以改造一座城市也是需要「設計」的,不只是整體視覺環境的提升,更希冀能透過民眾集體的力量推動,進而實現生活願景,改變生活經驗,這也是社會設計的核心價值。居民和居住地對彼此的影響是互相的,當城市的整體素養提升,也會培養常民的品味,相輔相成,而不再只是個人喜好的問題。



→速克達後照鏡改造過後可以掛安全帽、衣物並且照鏡子。

沒有留言: